close

中文名: 卡士達 
英文名: Custard 
英文簡寫: 無 
 
分類: 其他材料
說明:
『卡士達』英文名 Custard(或 Pastry Cream)。
『卡士達』是從英文 Custard 直接譯音過來的,它的中文譯名很多,早期在台灣使用的譯名為『克林姆』,其他如『牛奶布丁餡』、『奶皇餡』
(港式點心)、『蛋奶餡』...等等。

卡士達的主要原料為牛奶、雞蛋、糖;材料中再加入少許的玉米粉(Corn Starch),經過慢火不斷的攪煮至濃稠即為我們熟知的卡士達醬。
現在市面上可買到卡士達粉,只要加入適量的液體攪拌,即可還原為卡士達醬。

英文中的 Baked Custard 即為我們所知的『烤布丁』或『蒸布丁』,所有的 custard 基本材料都相同,只是材料的比例變化,
或是加入其他不同的材料就有各種不同的應用。

卡士達醬在中點及西點的使用非常的廣泛,如台灣網友常見的『克林姆麵包』(圓麵包上面有一圈蚊香似的淡黃色裝飾,
裡面包淡黃色的色狀餡料)、蛋糕夾層、蛋糕(或派)表面裝飾、中式奶皇包、泡芙餡...等等。它可以單獨使用,
也可以和其他較清淡的餡料拌勻後一起使用,例如奶油霜。


中文名: 卡士達粉 
英文名: Custard Powder 
英文簡寫: 無 
 
分類: 粉類
說明:
卡士達醬是西點常用的餡料,在部分中文食譜(如香港或大陸)也使用吉士粉或起士粉(與起司粉 cheese powder 很容易攪糊塗)。

卡士達粉為一種預拌粉,是廠商事先加工處理好,只要加入少量的液體攪拌即可還原為濃稠的卡士達醬。一般使用的液體為水或牛奶,
網友 Yvonne 建議台灣地區的網友可試試林鳳營的鮮奶,香味較佳。

溫哥華採購資訊:

一般大型超市,如 SaveOnFood 或 Superstore 即可買到 Bird's 出品罐裝的卡士達粉,中國超市如大統華也可買到。 



資料來源:

克站Logo01.gif (71609 bytes)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UPOP 的頭像
    RUPOP

    瑞輝食品原料餐飲設備king dog since1980(烘焙部門)

    RUPO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